cover_image

百年百校百村·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学术研讨会及展览成功举行

花儿艺术旅行
2019年04月30日 15:52

图片

     百年百校百村

——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


总 策 划:

黄   政

 庞茂琨 

学术主持:

黄宗贤 

统    筹:

王天祥

策 展 人:

尹   丹 

指导单位: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主办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

北培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承办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乡村研究院

四川美术学院教务处

花儿艺术旅行

北碚区美术馆

北碚区柳荫镇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

百校百村

展览单元:

作为实践教学:艺术写生与调研考察

作为乡村美育:村社艺术与在地生长

作为艺术乡建:社会介入与乡村振兴

学术论坛:

2019年4月29日8:40—17:00 

开    幕:

2019年4月30日上午10:30 

展    期:

2019年4月30日—5月20日 

地    点: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

艺术与乡村研究院北碚柳荫基地

前言

1912年,受康德美学影响的蔡元培正式将“美感教育”列为国民“五育”之一,强调美育在道德与认知中的桥梁作用。之后,现代意义上的美育不仅仅体现于城市学校教育,同样被实施于乡村。在1920年代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中,我们同样看到了前国立北平艺专校长郑锦的身影,后者任定县平民教育艺术教育部主任。1949年之后,“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原则一直深入人心,消灭城乡差别的提法也人人皆知。现代意义上的“乡村美育”已逾百年,但很多路子我们没有走对,很多问题没有想清楚,很多事情还没做起来。如今,热火朝天的“艺术乡建”遍地开花,但艺术与乡村之间的鸿沟远比想象中大。

——尹丹

展览介绍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高等院校艺术类学科专业理应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为契机,为引导和激发广大青年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百年百校百村: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这次活动共邀请国内外100所高等学校,聚焦中国100个美丽乡村,以艺术之名,以教学之力,聚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了本次展览的“社会性、在地性、互参性、文献性”,我们设立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区和北碚区柳荫镇乡村展区。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区共分三个单元:包含了对中国百年美育史的梳理与解读;第一单元:“作为实践教学:艺术写生与调研考察”,以百校以百村为对象的实践教学写生为展览内容,突出院校、专业教学的差异性,呈现服务于不同学校定位和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艺术实践教学的图文简介(内容、过程、特色)和师生代表性写生作品;第二单元:“作为乡村美育:村社艺术与在地生长”,呈现国内各校、各专业开展此方面活动的图文和代表性作品,重点展示我校在多个乡村开展的在地工作坊,汇总了近年来我校在乡村在地创作的成果。这些成果以当代艺术在地创作、艺术写生院坝分享、艺术教育乡村讲堂、非遗在地传承、乡村遗产活化等形式展示了把教学作为激活乡村的文化力量,以艺术介入乡村文化发展路径;第三单元:“作为艺术乡建:社会介入与乡村振兴”,对当下国内外乡村建设重点案例进行了文献性梳理。北碚区柳荫镇乡村展区主要强调“社会性、在地性、互参性”,内容涉及在地性艺术创作、艺术乡村院坝分享会、柳荫镇美丽乡村建设文献三个部分,提出“户户都有艺术品”策展思路。

此次展览共邀请了100所高等院校的乡村实践写生作品,包含油画、版画、中国画、摄影、影像作品等多种艺术形式。参加人数达350余人,收集乡村非遗作品近百件。

展览同时配套学术论坛,邀请国内乡村建设相关领域的学者、实践者、艺术家,共计12位发表主题演讲,并邀请百校代表教师、百村代表负责人展开圆桌论坛。学生参与人数预计200人。

研讨会召开

 4月29日,“百年百校百村: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第五会议室举行。学校党委书记、艺术与乡村研究院院长黄政教授,校长庞茂琨教授出席并致辞。来自全国的40余位专家教授参加了研讨会。

图片

黄政在致辞中指出,四川美术学院牢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贴近国家发展战略开展工作。包括成立重大题材创作研究中心、创新设计研究中心等,实现跨学科的聚合,凸显川美出人才、出作品的优势。

        庞茂琨指出,乡村美育是乡村建设的一部分,需要一次次促动,更需要长久的积累,最终通过艺术让乡村充满美的光芒。

图片

图片

 研讨会分百年乡村建设、百年乡村美育、百村乡建案例、百校实践教学四个单元展开。

 第一单元“百年乡村建设”。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美术学评议组成员、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黄宗贤教授主持,四川美术学院王林教授担任评议人。中国孔子基金会梁漱溟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约研究员、梁漱溟先生幼孙梁钦宁作了题为《梁漱溟与乡村建设运动》的演讲;潘家恩教授作了题为《乡村振兴的历史先声:中国乡村建设百年探索》的演讲;彭兆荣教授以《找回老家:乡土社会之家园景观》为题做了演讲。王林教授对讨论内容做了归纳。在学术评议阶段,焦兴涛教授与彭兆荣教授进行了问题探讨。

        第二单元“百年乡村美育”。由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艺术管理与策划研究室主任尹丹副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支宇教授担任学术评议人。黄宗贤教授围绕《理想与介入-中国现代艺术的空间转向》发言;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学理论博士生导师彭肜教授就《走向:“新乡土”:中国当代“新乡土”美术思潮的术语、内涵与文脉》这一主题发言;中国女画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女画家协会主席、蒲公英行动美术教育专项课题组项目主持赵丽芳介绍了一直力于乡村美育行动中的“蒲公英行动”。支宇教授谈了自己的两点感想:乡建区分化和审美再聚集。

图片

第三单元“百村乡建案例”。由王林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厦门大学一级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彭兆荣担任学术评议人。渠岩老师以《艺术推动乡村复兴:观念、方法、实践路径》为题做了报告;焦兴涛教授作了题为《直接现实:羊蹬艺术合作社的艺术实践》的演讲;张颖老师的报告题目为《艺术非秀:作为乡土振兴实践的“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彭兆荣教授对三位老师的发言做了总结。

第四单元“百校实践教学”。由广东工业大学研究员、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乡建先行者、许村计划-青田计划发起人渠岩担任学术主持,黄宗贤教授担任评议人。王天祥教授做了题为《四川美术学院村社艺术柳荫案例》的发言;赵明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艺塑在地:场所空间的艺术营造》。黄宗贤教授总结了听完演讲后的几点感受。

        4月30日上午8点30分,“百年百校百村: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圆桌会议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结束,焦兴涛教授作为会议主持做了总结发言,并表达了对各位嘉宾学术观点进行开放交流的感谢。

图片

图片

展览开幕

当日上午10点30分,“百年百校百村: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展览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区在美术馆开幕。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张杰主持开幕式。

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艺术与乡村研究院院长黄政在致辞中提到,乡村美育行动计划是一个回望过去、迈向未来持续展开的行动。美术馆的展览与文献代表了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更多的实践会在此基础上渐次展开。期待通过这样的展览,能带动全国高校艺术师生进一步关心乡村,服务乡村,引领乡村。

图片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委员会副主任王定国代表指导单位致辞。他认为,本次展览是一项艺术普及和德育美育工作,是四川美术学院在精准扶贫、乡村文化振兴和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方面的良好载体,是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文化强市建设的需要,是为全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丰润文化滋养和强大精神动力。

图片

 重庆市教育工委委员主任助理徐立讲到:“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乡村美育行动计划,具有高起点、广覆盖、深着力的特征和优势,期待学校能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以艺术之力助力乡村、激活乡村、赋能乡村,使我们的乡村变得更美好!”

图片

图片

本次参展人包括:重庆师范大学、长江师范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福建泉州师范学院、广西北部湾大学、阿坝师范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等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以及乡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云南代表等。

图片

当日下午,“百年百校百村: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柳荫展区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乡村研究院北碚柳荫基地举行了开幕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艺术与乡村研究院副院长、教务处处长王天祥教授作为展览主持人讲到创办此次展览的缘由:北碚是上个世纪中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也是中国腹地乡村振兴的新战场,身为北碚人,十分希望可以为家乡的美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十分有幸可以参与北碚区东升村美丽乡村的申报与创建工作。 北碚区柳荫镇党委书记杨华先生介绍了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构想与行动。

图片

观展现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总结

 本次“百年百校百村——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是一次新的“实验”,旨在承续百年乡村美育的历史线索,促成“百校”在“百村”的美育实践,进而以展览的形式对它们加以呈现。其中,学院作为实践主体是本次行动计划的一大特点。本计划主要以以下几种方式呈现:一是“百校”以写生、院坝分享、美育课程等方式实施乡村美育活动。二是学院艺术家在柳荫、羊蹬、莫干山等乡村根据具体的自然场所、历史文脉、社会关系进行在地创作。三是在美术馆以展览的形式梳理百年乡村美育实践历程,尤其是呈现近些年来知识分子、艺术家们的乡土调研及美育探索。展览将设置两个展区,一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二为重庆柳荫镇展厅。从某种意义上说,此种设置方式也是一种“乡村—城市”双向互动模式的呈现,它使得乡村美育成果能够在两者之中流动、碰撞。

观展地址-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地   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南路56号

对外开放:9:30-17:00(逢周一闭馆)

咨询电话:17784080200

文章来源: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花儿艺术旅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